查看原文
其他

群众工作如何变“杂音”为“和音”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2-15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基层治理最难的莫过于做群众工作。


像《县委大院》《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热播的现实题材剧,都是围绕基层的群众纠纷、矛盾治理展开的。比如《县委大院》里因拆迁、平坟等事件引发群众阻挠、上访等,折射出的正是基层治理中最真实的情形。


群众工作真的那么难吗?群众工作该怎么做?


读《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这本书,笔者注意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有个“跟着群众跳火坑”的理论。他说:“如果群众不听,你就先跟着群众走,群众跳火坑,你也跟着跳下去。群众觉悟了,从火坑里爬出来,最终还是要跟你走。群众跳,你不跳,干群关系就疏远了。你一起跳,感情上拉近了,工作就好做了。”


做群众工作既是件很难的事情,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关键看用什么样的工作方法,把“杂音”变成“和音”。




笔者在基层挂职期间,经常听到乡镇工作的同志探讨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为什么总是有少数群众不够通情达理?为什么政府做了很多事情却未必能全部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在基层,“干部委屈、群众抱怨”的现象并不鲜见。


比如,一些基础设施、公共道路的修建过程中,为照顾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难免要“牺牲”张三家的一棵树、李四家的半厘地、王五家的一根水管。不管是谁的利益受损,心里肯定不好受。


还有极少数困难群众“躺平”等着政府来兜底,有群众甚至对干部说:“你们不帮我做,我就不做,我不做,你们就交不了差。”面对这样那样的不理解、不配合,干部和群众的情绪难免交织碰撞。


如果这些都还算“小事”,那么因为发展而需要推动的拆迁等工作,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对于很多群众而言,土地是根、房子是命,把每家每户的声音统一到发展的同一个调调上,需要基层干部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应对处理这些事情,对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稍有差池可能就会造成冲突、引发舆情,直至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事实上,人吃五谷杂粮,想法千差万别,做什么事情一开始就想达成共识,几乎是不切实际的。群众发出的各种音调需要倾听,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应当得到尊重。


面对不同“声音”,有的基层干部只注重结果,缺少超前谋划和正确的工作方法,最终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有的基层干部习惯于等上级指令、看群众反应,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往往摁下葫芦浮起瓢;有的基层干部视群众为洪水猛兽,对群众工作存在畏难心理,满足于面上不出群体性事件、不出关乎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就好;还有的基层干部认为,群众工作无非就是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在各种考核中拿得名次就行,群众怎么说怎么看不重要。


在这样的工作心态下,群众的声音就会更加此起彼伏,群众工作自然变成了一道难题。


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




据《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记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作了总结,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群众的民主意识、自我维权意识增强了”。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做群众工作应遵循两句话:第一句,干部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但又不能做群众的尾巴;第二句,干部要教育和引导群众,但千万不能站到群众的对立面。


《习近平在浙江》中写到,2003年,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的滩坑水电站建设项目开工以后,部分移民由于诉求得不到满足,便挑动一些群众冲击施工现场,这次群体性事件“顶峰”的时候有上万人参与静坐示威。


当时,有的领导认为既然群众有意见且项目投资量大,为了稳定,可以搁置项目。但习近平同志引导大家认真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主要矛盾,统一认识。他提出几条指导意见:一是对症下药,弄清楚群众的诉求是什么,不能给个无关痛痒的意见糊弄群众。二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派威信高的干部进村入户,把群众关心的问题解释清楚、处理好。


在习近平同志的指导下,各级干部按照实际情况对政策作了调整,一一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使得后期的项目进展非常顺利。如今,这个水电站已经建成,湖区取名为千峡湖,成为浙江丽水市一个旅游景点,五万移民不仅脱了贫,还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千峡湖水库


《习近平在浙江》中还写到,有一次,浙江金华东阳市一工业园区发生了一起企业排放污水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当地出动警察维稳,没想到反被群众围堵,最后控制不了局面,警察就把警服脱掉,换上老百姓的衣服跑出来。习近平同志得知后很恼火,立即作出批示。


他还在一次省委常委会上说,在处理矛盾过程中,动用警力一定要慎重。之所以发生这种事件,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说明领导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他说,老百姓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思想上对一些事物的判断不一定准确,还不能很快觉醒。这时候,我们不要跟老百姓“硬来”,做不通工作,那就跟着群众一起跳“火坑”。




《之江新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基层既是产生社会矛盾的‘源头’,同时也是疏导各种矛盾的‘茬口’”其实,破解“群众工作难做、基层干部难当这个问题,关键看干部和群众能不能将心比心、换取真心。


在笔者看来,基层干部要把群众的“杂音”变成“和音”,不妨试试以下这四条。


一是群众的呼声在哪里,工作的“靶子”就应该立在哪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再高深的理论、再伟大的实践都是从群众中来的,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第一信号”,从群众的呼声中可以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找准方向。要清醒地知道,如果干部不听群众呼声,不为群众做事,那党员干部就少了用武之地。


二是把自己当成群众,要理解群众的心声。人都是讲感情的,做好群众工作,功夫在平时,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特别像春节、中秋这样一些特殊的节假日,也可以到老百姓家里走走亲、唠唠嗑。笔者在驻村工作中就深切地感受到,你温暖了群众,群众同样会感动你,你把他当亲人,他也会把你当家人。有了这个牢固的基础,遇到问题才容易同群众说上话,碰到矛盾才能和群众商量得下来。


正如《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要获得群众的信任,主要靠平时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好群众工作,临时抱佛脚,佛也不会慈悲。


三是多听听群众的“骂声”,人民满意才是最好的奖章。群众普遍是通情达理的,只有心中有很大怨气时,才会有发泄的冲动。这其实也说明政府的工作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作为党员干部,面对群众的发泄,应摆正心态,循着“骂声”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从民意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让人民满意是我们所有工作的终极目标。


四是公道自在人心,一碗水端平方能赢得“掌声”。无论基层产生的矛盾多么复杂,表现形式如何多样,说到底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在解决这些矛盾纠纷时,要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不因亲疏有别、喜恶有别而影响理智的判断,即便不能做到绝对公平,也要尽力做到相对公平。同时,各种规章制度需要公开透明,前后办事也应标准一致、有理有据,越是矛盾的集中点越要放到“太阳底下”,接受监督和评价。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基层治理中“杂音”多一些不是坏事,至少能够激励和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只要指挥得好,“杂音”就能变成优美的“和音”。





我们的第二本新书现已正式出版

不少读者询问购书“传送门”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即可入手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